- 北大人文讲座(第291讲):艺术理论——审美资本主义
- 北大人文讲座(第290讲):考古学——西夏长城“成吉思汗边墙”
- 北大人文讲座(第289讲):艺术理论——气氛:以生态自然美学为题
- 北大人文讲座(第288讲):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——词性研究:两个特征,三个词类,诸多复杂
- 北大人文讲座(第287讲):考古学——蒙古国南戈壁省巴彦布拉格要塞遗址(汉受降城)的考古发掘
- 北大人文讲座(第286讲):艺术理论——何为哲学生存方式?
- 北大人文讲座(第285讲):戏剧戏曲与古典文学——从《牡丹亭.寻梦》谈昆剧闺门旦的表演艺术
- 北大人文讲座(第284讲):电影史研究——《台风》与被遗忘的六十年代台湾电影
- 北大人文讲座(第283讲):国别和区域研究——中美互相认知的历史过程与当前中美关系
- 北大人文论坛(第58场):罗马帝国与东西方文明
- 北大人文论坛(第57场):电影史研究:理论与方法
- 北大人文讲座(第282讲):文化创意产业——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新兴媒体创新与社会责任
- 北大人文讲座(第281讲):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——文学史协作和世界的文学史
- 北大人文讲座(第280讲):戏剧戏曲与古典文学——昆剧艺术的特色
- 北大人文讲座(第279讲):艺术理论——城市作为构造世界的方式
- 北大人文论坛(第56场):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年会
- 北大人文论坛(第55场):语言学与分子人类学的跨学科对话论坛
- 北大人文论坛(第54场):“近代东亚的知识生成与变异”青年学者工作坊(第二期)
- 北大人文讲座(第278讲):美国文学——Walt Whitman and the Civil War
- 北大人文讲座(第277讲):音乐学——古琴艺术的文化属性与审美特征